您好!欢迎来到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
  • 当前位置:首页  团学工作  团学动态
  • 团学工作

    “解码神经地图” 科普进社区,涡虫再生奥秘点燃童心

    发布者:院团委、学工办发布时间:2025-07-13浏览次数:10

     

    713日,由王新蕊、韩心璐、张芮嘉、胡思彤、孙梓钰、占长磊组成的六人科普小组,在科苑街道泰苑社区的大力协助下,成功开展了主题为“解码神经地图,青春科普活动”的社区科普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向小朋友们生动介绍神奇的涡虫及其独特的神经网络与再生能力,并借此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同时,在暑期来临之际,重点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

    活动伊始,宣讲人张芮嘉以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哪种生物即使被切成小块,也能自我修复成一个完整的新个体?”成功点燃了小朋友们的好奇心。大家踊跃猜测,最终揭晓了答案:拥有“生物界孙悟空”美誉的东亚三角涡虫。

    (图为小朋友积极回答志愿者问题)

    在简要介绍了涡虫的基本特征后,科普小组的成员们引导小朋友们近距离观察了涡虫活体。在张芮嘉的启发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描述着涡虫的外形特征和独特的运动方式。

    (图为小朋友们近距离观察涡虫活体并描述其特征)

    随后,活动深入探讨了涡虫的核心奥秘——强大的再生能力与神经系统。借助便携显微镜和电镜拍摄的精美图片,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了涡虫的头部结构。通过观看《涡虫头部再生日记》视频,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涡虫被切割后,其头部区域如何启动神奇的再生程序,最终重新构建出完整的梯状神经系统。张芮嘉生动地将神经系统比喻为“生命电路系统”,引导小朋友们思考涡虫研究的巨大价值。

    (图为小朋友们借助便携显微镜观察涡虫微观结构)

    在领略了涡虫的神奇之后,活动重点转向暑期安全。宣讲人孙梓钰通过触目惊心的真实溺水案例,强调了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小朋友们详细讲解了如何避免溺水危险、遇到溺水情况如何正确施救以及必须牢记的防溺水“六不”原则。

    活动最后,志愿者与小朋友们进行了气氛热烈的“我问你答”互动环节,巧妙地巩固了关于涡虫知识和防溺水要点的学习内容。科普小组为表现优异、积分最高的小组颁发了奖品,现场掌声不断。

    (图为小朋友们与志愿者合影)

    本次“解码神经地图”科普活动,不仅向社区儿童们揭开了涡虫超强再生能力的神秘面纱,特别是其神经系统的损伤修复机制,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生命科学的种子,让孩子们认识到即使像涡虫这样不起眼的小生物,也蕴藏着关乎人类健康的重大科学奥秘。同时,活动也再次向孩子们发出“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的郑重呼吁,为他们的暑期安全保驾护航。


    撰稿人:王新蕊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 生命与医药学院 通信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