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医药学院设立于1988年,是学校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较强办学实力的理工科学院之一。30多年来,尤其是“十三五”以来,在校党委正确领导下,全院师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至善”的校训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发展态势。
现有生物科学系、生物工程系、制药工程系等3个系和1个实验管理中心。设有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淄博市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生物医药研究院、发育与进化生物学研究所、抗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生物化学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点,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共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500人,研究生150余人。
大力实施人才优先精准发展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初步汇聚了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学术思想活跃、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92人,其中专任教师77人,教授17人,副教授28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66人;国家级人才5人、省部级以上人才8人;入选学校“双百”人才14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超过95%。教师来自剑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系统等国内外著名学府,在Science、Nature Medicine、Science advance、JACS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获批省级教研项目1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本科生以第一作者或参与发表论文60余篇,获科技创新竞赛国家级奖项70余人次、省级奖项160余人次。设立“圣海奖学金”“金城医药奖学金”“博仲奖学金”等社会奖学金40余万元。学生考研率年均40%左右,就业率90%以上。毕业生中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冯思广烈士,“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邢美孜、王光中,自主创业的“玫瑰大王”于景堂等优秀代表。
着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整合队伍,凝练方向,打造特色,在相关领域形成了较强研究特色和科研实力。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入选山东省重点学科,生物科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生物工程专业入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是学校新工科建设专业。目前,已形成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资源生物学等4个稳定的二级学科方向。
按照“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方针,不断加强科研工作。先后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30余项科研奖励;发表SCI论文540余篇;承担国家863、国家新药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空间站工程空间应用科学实验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9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学院先后与香港大学、中科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深圳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与新华医药、金城医药、鲁南制药、新华医疗、博仲医药、麒麟医药、七河生物、原山林场、淄博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强化同新华制药、齐都药业、华润圣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联系交流,推动校企深度合作,20人次担任企业科技副总。
注重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拓展经费渠道,着力提升实验室软硬件水平。现有教学、科研实验室面积81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26亿元。积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室40余间,实验开出率达到100%。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和面向学生的实验室开放、共享制度,所有实验室和学科平台对本科生、研究生全面开放共享,为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第二课堂、参与教师课题等提供良好的环境。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院师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贯彻落实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以特色发展为主线,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着力提升应用基础研究能力,着力推动校地校企融合发展,早日建成特色强院,为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做出应有贡献!(数据更新截止于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