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益生菌健康知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山东理工大学生命与医药学院“益生军”实践团队于7月14日组织开展了“健康微生态,探秘益生菌”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卢真真、董容鑫、刘彤走访了山东理工大学附近的鑫马吾悦超市,对市面上主流的含益生菌与发酵菌产品进行调研。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查看奶制品类的益生菌种类
实践团成员首先在奶制品区展开调研,发现酸奶中常见的菌种主要包括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等。其中,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在发酵过程中能将乳糖转化为乳酸,使奶液凝结形成酸奶特有的质地。这些益生菌不仅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食物消化,还能抑制有害菌繁殖,提升人体免疫力,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团队成员还发现:不同奶粉中益生菌的种类、含量和作用效果会因产品定位和目标人群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如针对0 - 6个月婴儿的奶粉,重点添加了婴儿双歧杆菌。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调研奶粉中的相关益生菌
实践团成员在调料区和其他热销商品区调研时发现,发酵食品与益生菌产品存在显著差异。以安琪酵母为例,其通过酵母菌发酵制成;传统陈醋的酿造则需曲霉、酵母菌和醋酸菌接力完成;而小麦啤酒的发酵则依靠啤酒酵母在无氧环境下转化糖分产生酒精和气泡。这些发酵菌主要功能是转化原料、形成风味和延长保质期,与益生菌不同,它们无法直接调节肠道菌群,对肠道健康也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图为实践团成员合照
本次调研让实践团成员深刻认识到,看似普通的食品背后蕴含着精妙的菌妙世界。无论是守护肠道健康的益生菌,还是塑造风味的发酵菌,都在各自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消费者,了解这些微生物的特性与功能,能帮助群众更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健康食品。“益生军”实践团也将持续关注食品微生物领域,用专业知识服务大众健康生活!
撰稿人:吴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