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硅小蒜科技助农团一行前往高青荒土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深度调研与交流。团队成员围绕盐碱地改良、功能性作物培育、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及电商运营等议题与荒土地公司领导人员及技术人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通过科技力量激活荒土潜力,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图为硅小蒜科技助农团在荒土地公司农场合照
在走访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了解到,荒土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盐碱地治理与功能型作物培育为核心,在当地打造了规模化试验基地。在科技员刘主任的耐心讲解下,实践团重点考察了功能性大米的培育项目。功能性大米的培育周期需要经过十轮的筛选,最后每个水稻品种仅保留18株核心种苗,累计培育近2000个品种,在培育过程中,科研人员会通过人工授粉、插牌标记等方式,实时监测苗情动态,精准筛选耐盐碱、抗病性强的优良基因。
图为硅小蒜科技助农团实地考察试验田
在应用技术创新方面,刘主任介绍道,试验田将在中科院提供的技术指导下,利用分子育苗、化学诱变法等生物手段,并结合基因型分析与DNA位点提取技术,实现“一株一基因、一苗一标记”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农场内试验田划分为肥料试验田、苗情试验田、氮磷钾筛选田等各类功能田区,以便于能更准确地掌握作物的最佳生长环境。
图为荒土地农场试验田分区
行走于田间,助农团成员发现,农场内还面临着生态与农业的协同挑战——白鹭频繁光顾会导致稻禾苗倒伏,需通过人工及时扶苗来保障幼苗生长。针对这一问题,成员们集思广益,结合自身所学有关知识建言献策。提出田旁可以利用模拟天敌--即在农田周边设置如假鹰、假隼等猛禽模型,利用白鹭对天敌的恐惧对其进行驱避。且要注意定期移动模型位置,避免白鹭适应。
图为荒土地农场内频繁光顾的野生白鹭
实践团成员在与荒土地公司理事长、高青知名爱心科技助农企业家-孙朝霞女士的交流过程中,对公司及农场的整体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目前,公司已经构建了“粮、果、蔬”多元种植体系,打造高附加值农业产业链,如当前主营的花田大米:利用四月份油菜花季的秸秆还田技术,结合菌肥发酵工艺,实现“花香入稻、肥田养米”,在实现生态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还可以提升稻米风味与营养价值。
图为孙总为助农团介绍产业田
同时,农场深度链接中科院,学习并引进先进技术,于玉米种植实验田内,分区种植黄玉米、小白糯、富含花青素可降三高的整株黑玉米及水果玉米等品种,以满足市场对功能性、特色化农产品的需求。
图为科技人员讲解玉米试验田
且成员们还了解到,目前公司已经经营运作线上小程序端,并与邮政建立起物流合作关系,且小程序内包含年卡购买服务,主营产品除农场自研产品外,还将收购农民农作,后续进行包装或精加工。且公司收购定价高于市价,以此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对于用户,则可利用手机端APP配备摄像,实现产业流程全程透明化,看得见来源,吃得出放心。
图为孙总为团队介绍农场主要经营分区
对此,在与团队进行的座谈交流会上,孙总表示,公司将开展爱心希望工程,从年卡收益中抽1%作为公益基金,同时按消费金额每日捐赠1%进入爱心基金池,依投票比例决定基金使用权,主要用于功能性助农,针对性助学以及缓解家庭因突发遭受重大变故或自然灾害导致的经济压力等帮扶工作。目前年卡用户集中在北京等地,冷链运输上午发货,晚上即可品尝到家乡味,在缓解漂泊游子思乡之情的同时,助推家乡农产经济与教育事业发展。
图为团队和荒土地农业科技公司理事长进行座谈交流
通过这次科技助农调研之行,硅小蒜科技助农团深刻了解到先进技术应用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可观前景,并对融合乡情民风的特色科技助农道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未来,硅小蒜科技助农团全体成员将结合自身知识,以自身为桥梁,深入促进与爱心科技助农公司的对接合作,持续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伟业推进新型路径的建设中。